《论语》子曰:“不得中行而与之,必也狂狷乎!狂者进取,狷者有所不为也。”二千年前,中国古代思想家、教育家,儒家学派创始人孔子如是说。
所谓狂者,急于冒进、进取,敢作敢为;所谓狷者,甘于退缩,不敢作为。中行者则,不偏不倚、不狂不狷。孔子认为人的气质、作风、德行都不应该偏于任何一个方面,应该相辅相成、相互制约。是故,有所为,有所不为。
《孟子》卷八离娄章句下八:“人有不为也,而后可以有为。”战国时期哲学家、思想家、政治家、教育家孟子如是说。
其意大概为,人要有自己的原则和底线,应该审时度势,决定取舍,选择该做的事,而不做或者暂时不做不该做的事,才能够有更好的作为。它也指人的精力有限,只有放弃一些不该做的,才能在该做的事情上有更好的作为。
秦末时期,楚汉争霸。项羽为楚国名将项燕之后。一声号令,聚沙成塔,跌宕楚军百万。而刘邦不过一届亭长,沛县一隅。楚汉争霸,刘备何以称王?
皆因项羽应有所为而不为,有所不为而为之。人说项羽妇人之仁,该有所为,却不为。“鸿门宴”本来是亚父范增布下杀机,项庄舞剑意在沛公。可是就因为项羽的犹豫不决,放走了刘邦,给了刘邦壮大的机会。若说项羽妇人之仁,可是项羽坑杀秦军二十万,这又是何等的残暴不仁,何来的妇人之仁呢,皆因项羽鸿门宴该有所为而不为,坑杀二十万秦军,不应为而为之。
反观刘邦,刘邦本来就是市井出身,在攻打山东的时候贪财好色,但是在攻进咸阳后非常的规矩守法。这便是听从萧何和张良所言,有所不为。
项羽时而为狂者,时而为狷者,该狂时却狷。该狷时却狂,毫无章法,而失了天下。而得民心者得天下,也是亘古不变的道理。刘邦识时务,知有所为,有所不为,故而成就汉之霸业。
舍得,舍得,有舍才有得。只有懂得放下包袱的人才能欣赏一路风光,最后“山登绝顶我为峰”;只有懂得有所为,有所不为才能成功;只有懂得放下欲望的人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。(承德分公司蓝旗卡伦收费站 葛芯旭)
微博
微信公众号
头条号
抖音号
快手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