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几代中国人的童年记忆里,都藏着一颗甜甜的糖丸。那入口即化的甘甜,不仅是童年最美好的滋味,更是一位科学家用一生心血筑起的生命屏障。这位用糖丸守护亿万儿童健康的老者,就是被人们亲切称为“糖丸爷爷”的顾方舟,一位将毕生精力都献给脊髓灰质炎防治事业的人民科学家。
1955年,脊髓灰质炎(俗称小儿麻痹症)在中国多地暴发,江苏南通1680名儿童突然瘫痪,466人不幸离世,疫情迅速蔓延全国,无数家庭陷入恐慌。这种病毒专门侵犯儿童中枢神经系统,致残率极高,一旦感染便可能留下终身跛行的遗憾。危急时刻,31岁的顾方舟临危受命,扛起了研发疫苗的重任。彼时,国内病毒学研究基础薄弱,技术封锁重重,他带着团队扎进昆明西山的山洞,用肩挑背扛建起中国首个脊灰疫苗实验室,在简陋条件下开启了艰难的攻关之路。
疫苗研发最关键的是安全性验证。1959年,在Ⅰ期临床试验阶段,顾方舟做出了一个震撼人心的决定——以身试药。他喝下疫苗溶液,连续一周监测生命体征,确认无异常后,又瞒着妻子,让刚满月的儿子成为首批接种疫苗的儿童。在他的感召下,同事们也纷纷让自己的孩子参与试验,这群科学家用骨肉至亲的生命,为全国儿童的安全冒险。“我们干这行的,自己生产的东西自己不相信,那人家怎么能相信?”这句朴实的话,道出了一位科学家的责任与担当。
1960年,首批500万人份液体疫苗成功生产,但顾方舟很快发现,液体疫苗运输不便、不易保存,难以覆盖偏远农村地区。为了解决这一难题,他创造性地将疫苗与糖浆结合,研发出香甜可口的糖丸疫苗。这种疫苗不仅深受儿童喜爱,还能在常温下短期存放,完美适配中国地域广阔的国情。1965年,糖丸疫苗在全国农村推广,脊髓灰质炎发病率从1949年的十万分之4.06,骤降至1993年的十万分之0.046,无数儿童因此免于致残。
此后四十余年,顾方舟始终坚守在脊灰防治一线。他优化免疫方案,推动建立全国冷链接种网络,牵头研发三价混合糖丸,实现对所有脊灰病毒型别的全覆盖。2000年,74岁的顾方舟代表中国在“消灭脊髓灰质炎证实报告”上签字,世卫组织正式宣布中国进入无脊灰状态,这标志着中国成为全球为数不多的无脊灰国家之一。
2019年,92岁的顾方舟安详离世,临终前只留下“值得”二字。这位一生只做一件事的科学家,用一颗糖丸终结了脊髓灰质炎在中国的肆虐,守护了三代中国人的健康成长。他不仅研制出疫苗,更在乙肝疫苗推广等公共卫生领域发挥重要作用,用科学力量护佑民生。
如今,脊灰疫苗已纳入国家免疫规划,免费为适龄儿童接种,那颗甜甜的糖丸,成为几代人共同的童年记忆。顾方舟用一生诠释了“功在当代,泽被子孙”的深刻内涵,他的勇气、坚守与奉献,如同糖丸的甘甜,永远留在人们心中。这颗小小的糖丸,承载着一位科学家的家国情怀,更见证着中国公共卫生事业的跨越式发展。铭记顾方舟,不仅是怀念一颗糖丸的甜蜜,更是传承那份以生命守护生命的责任与担当。

微博

微信公众号

头条号

抖音号

快手号
